随着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政府支持电商发展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将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实现更快发展。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预计将在2022年达到1.8万亿美元。中国消费者是“需求最大、最前沿、最渴望创新的数字消费者”,72%的中国消费者被列为“数字前沿先锋”。
疫情期间,中国的直播行业已经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平台。随着“直播带货”消费模式的兴起,中国市场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和生命力,并且加快了实体商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1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称,2020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8万亿元人民币,逆势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9%。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成绩单亮眼,凸显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电商市场的韧性和活力。过去一年,电商在促销费、稳就业、保民生、促转型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网络买菜、社区团购、外卖送餐、直播带货等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数字化生活时代加速到来。
与往年相比,2020年的网络零售持续创新的特点更加明显。首先,直播电商作为网络零售的创新模式发展迅猛,凭借更加直观的互动消费体验优势,电商直播超2000万场;其次是新品牌引领消费新风潮,以新国货为代表的一批新锐品牌成为网络零售的消费热点;另外,农村、县域及低线城市的消费力借助电商得以充分释放,这些区域的消费者也成为各大电商企业新增用户的主要来源,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均衡性得以继续提升。
近年来,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持续火爆,动力十足。首要动力来源于电商的渠道与市场优势。电商凭借更高效的流通速度、更广泛的市场覆盖、更精准的消费匹配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产品生产商和品牌商的重视。电商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为网络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供应。同时,电商市场的火爆也来源于“Z世代”消费者逐渐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群体,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线上消费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另外,政府加大宽带网络、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覆盖率,出台政策支持电商发展等也是电商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网络消费市场中出现的“二选一”、大数据杀熟、消费者信息泄露、销售侵权商品等现象仍然较为突出,需进一步加强网络零售市场的治理力度,提升网络零售市场的规范程度。
近年来,为了加强市场监管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条文和政策措施。这些法规将为规范网络零售市场提供重要支撑。
未来,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要实现更好发展,必须加快转型升级。长期看,保持网络零售市场的持续创新活力尤为关键。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围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网络零售需要找准发力点,在服务消费升级需求的同时,发挥消费引领作用,服务好供给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些都需要在场景、模式、技术等层面开展持续性的创新。
一位企业的采购负责人认为,从采购成本来看,网络零售企业与传统零售的差距并不大。理论上来说,网络零售企业面向全国消费者销售,采购的规模更大,更容易获得价格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直采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价格并不会因为采购量增加而递减,对于一些商品,采购一集装箱和十集装箱的价格是一样的。尤其是近两年来,传统零售企业通过九州兄弟连、齐鲁商盟等联盟把直采的优势和范围进一步放大,无论是采购的规模和效率相比单打独斗都提升了一大截,并且降低了一些企业直采的门槛。
此外,网络零售企业在直采过程中还要支付仓配和物流的成本,尤其是仓储直接关系着商品质量的好坏,但无论是建前置仓还是总仓都要处于起步阶段的网络零售企业付出很高的成本,而这些成本也要参与整体采购成本的核算。相比之下,传统零售经过20多年的积累,仓储体系已经逐渐完善,目前正处于摊薄成本的阶段。
综合计算下来,网络零售企业与传统零售的成本相差并不大,网络零售企业在零售端表现出的“低价”,一是因为品质较低、二是促销力度大。超市是自选性的购物,顾客的挑选空间很大,而网络零售企业的更多用户是通过图片“脑补”商品的品质,用户很难产生对比,因此线上平台的商品质量容易参差不齐,而消费者也很难注意到这一点。
网络零售企业根据平台客层定位不同,对商品的品质、价格需求略有不同。从整体上对比,网络零售企业采购可能偏价格取向,传统零售企业更偏向品质。某生鲜供应链公司负责人认为,网络零售企业的电商属性较强,订单分布范围广、量大,短时间内单品的爆发能力强,在“爆品”开发上有明显优势;传统零售则主要围绕线下顾客做服务,擅长按照顾客的需求制定采购计划,经营“商品群”的能力更强。
归根结底,两方服务的客层和场景不同,在良性竞争的前提下,传统零售企业并不惧怕互联网企业涉足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