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对药品的生产供应链造成了较大冲击,部分国家反映原料药供应吃紧。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以来,中国原料药出口量同比下降,大部分产品下降10%至20%,但也有少数品种出口量同比上升。国际运输成为限制原料药出口的瓶颈。
原料药企业复工复产率稳步提升,国内需求已基本满足,可望对接海外需求,疫情相关原料药出口或将迎来短暂爆发期。但需要注意的是,因非抗疫医疗需求暂缓,如果国外医药行业停摆时间较长,则会对中国原料药出口整体产生负面影响。
我国有1500多家原料药生产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正常年份原料药的产量在300万吨左右。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正常年份出口在100万吨左右,大概出口占整个原料药产量的比重在1/3的水平。此外,我国在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抗感染药物、皮脂类激素药物等方面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国际市场上的占比都在50%以上。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对药品的生产供应也造成了较大影响,有一些国家现在反映原料药的供应吃紧。对此,工信部调研发现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今年1、2月份,我国由于受疫情影响,有一些企业停工停产,供给上出现了短暂的不足。2月份以后,由于国际疫情蔓延导致国际上的运输,特别是航运、海运受到了很大限制和影响,导致有一些物流运输出现不畅,出现了运输困难。
2020年以来,原料药出口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是有所下降的,大部分产品大概下降了10%至20%,个别品种下降幅度达到30%。但是也有少数品种出口量同比是上升的。我们反复和企业沟通,大家反映出口下降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是海运、国际航运大幅减少,运输成本提高,国际运输成为我们原料药供给的一个瓶颈。
受疫情影响相关特色原料药企业原定复产复工延迟,订单需求饱满,订单交付周期压缩,下游企业均在想尽办法推动复产,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进行“抢人式”复工,可见中国原料药产业链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当前主要原料药企业的复工率均大幅提升。
中国在全球原料药产业链中作用日益提升。中国已经是全球原料药重要供应方,品种品类齐全,且具备价格竞争优势,不仅能有效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还能大量销往国际市场。且由于中国的原料药企业拥有上游完整的基础化工原料作为支持,中国企业优势已经从传统的大宗原料药扩展到高端特色原料药和CMO领域,中国拥有更为严谨的专利保护环境,企业更为注重客户定制产品的技术信息,拥有更高的信誉度,在全球CMO市场蓬勃的发展中中国企业逐步从初中级竞争者向高级发展,深度参与全球重磅创新药的研发和生产。
未来中国原料药产业链将进一步发力。在巩固原料药全球产业地位同时,原料药企业也持续寻找产业的增量空间。由于大宗原料药品种已普遍产能过剩,未来原料药产业机会更多来自特色原料药品种的增加、规范市场的开拓以及向CMO及下游制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