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升m88国际 网讯,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关键期,动力电池回收与储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政策端持续加码,2025年《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正式实施,推动千亿级市场快速成型。在此背景下,晋景新能近期与晶科储能达成深度合作,通过整合全球资源网络和技术优势,在低碳经济赛道构建起"生产回收再利用"的产业闭环,为行业树立了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新标杆。
中国明升m88国际 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储能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此次合作的核心价值在于两大领域优势互补。作为全球最大级储能系统制造商之一,晶科储能2024年新增储能备案量达1.6GWh,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交付单箱容量6.25MWh的蓝鲸SunTera G3系统。晋景新能凭借覆盖28国的回收网络及逆向物流体系,可直接对接退役电池资源,预计仅2024年上半年晶科新增储能项目即可带来超3.65亿元的处置价值。
国际能源署预测显示,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将在2029年突破793GWh。随着风光配储需求激增,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同步扩大,晋景新能通过此次合作率先卡位这一增长曲线。双方在全球关键市场的渠道叠加,形成从电池生产到梯次利用的完整链条,预计未来三年可推动企业营收结构实现多元化转型。
本次战略合作的本质是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晋景新能通过与晶科储能的技术协同,在欧洲、中东等海外市场形成"本地化服务+合规保障"的独特优势,有效突破海外认证壁垒和运营障碍。这种模式创新将中国企业的储能设备与回收网络进行捆绑输出,使国际客户获得从设备采购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晋景新能的逆向物流体系已覆盖全球主要新能源市场,其与晶科储能的技术协同可降低30%以上的跨境物流成本。这种资源循环商业模式不仅提升ESG评级竞争力,更有效规避欧盟《新电池法》等法规限制,为中国企业建立全球化竞争优势提供了范本。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产业正从单一产品出口向系统解决方案升级。晋景新能此前与头部企业的深度绑定已验证其商业模式可行性,而本次储能赛道的突破则进一步拓展了业务边界。通过将回收网络与储能技术深度融合,企业可实现退役电池资源的闭环利用,预计到2030年将形成超百亿级的价值循环体系。
行业分析表明,每GWh储能项目对应约2.28亿元的回收市场空间。随着晶科储能海外在手项目持续落地,晋景新能的全球服务网络价值将进一步释放。这种"技术资源市场"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不仅强化了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的话语权,更为中国绿色产业出海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样本。
总结来看,晋景新能与晶科储能的合作重构了新能源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在政策红利和技术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正加速构建全球化的资源循环生态。这种将回收网络、储能技术与中国制造优势深度融合的战略路径,不仅为企业开辟新增长极,更推动中国绿色产业在全球低碳经济转型中占据制高点。随着双方合作成果持续兑现,未来有望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在更多新能源细分领域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