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旅游开始在国际旅游市场得到发展,并逐渐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流之一。低碳经济时代,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优先发展的“绿色朝阳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
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8%。(恢复到2019年的54.0%。)其中,城镇居民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9.04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69万亿元,增长31.0%。
从市场面来看,国民大众旅游消费占到整个市场的96%;从产业发展来看,旅游业态培育与各地旅游目的地的完善也都是围绕国民大众的旅游消费布局的。
从行业前景来看,文旅目的地公益性项目如博物馆、艺术中心、剧院、游客服务中心等投入大产出小,而且公益性项目运营绩效偏低。但是,这些公益性项目同时也是目的地精神气质的呈现,如果没有这些,文旅目的地就会过度商业化。
数据显示,国内游游客的出游距离和游憩半径呈现双收缩的态势。其中,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41.3公里,比去年缩减71.7公里,减少33.66%;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3.1公里,比去年缩减1.1公里,减少7.75%。“3小时”旅游圈成为假期主要活动范围,以都市休闲、近郊游为主的“本地人游本地”特征明显。
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家开发银行发布《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文化引领、产业带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当前,我国的文化旅游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消费者对于国家的历史、国家的文化、国家一些风景名胜更感兴趣,不在一味的追求国外旅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