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大豆浓缩蛋白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近几年来,中国大豆浓缩蛋白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08年中国大豆浓缩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为**亿元,2010年就已经突破**亿元,到2011年则增加到**亿元。
图表 1:2008-2011年中国大豆浓缩蛋白市场规模统计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中国大豆浓缩蛋白行业市场特点分析
1、外企渗透中国市场
1960年以后,美国从大豆中提取蛋白质和其他成分,使大豆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大豆浓缩蛋白及其深加工产品遍及食品的各个领域,在肉食品,素肉食品(仿肉食品)、豆乳、冰淇淋、焙烤食品、巧克力、点心、调料等多种食物中,都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市场推动,在美国,很多公司开发了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技术并拥有自己的专利,出现了一批规模很大的大豆综合利用跨国企业 ,中国成为其必争的市场。
美国杜邦大豆浓缩蛋白产品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国内食品行业的需求和产品种类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于是,杜邦采取了从供应链环节切入的方式,与双汇集团进行了合资。作为国内最大的肉类产品制造和销售商,双汇有稳定的产品和销售渠道,杜邦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间接销售”。
中国已经遍布了外资、合资的使用进口先进压榨设备的大豆粗加工企业,他们大部分只能使用科技含量与之相匹配的进口转基因大豆。而大豆浓缩蛋白产品对大豆的原料要求很高,这些跨国公司正通过控制大豆原料渗透和蚕食中国大豆产业及市场,这种局面如果不得到遏制,中国大豆产业在定价、加工、营销等环节将被外资企业掌控,中国特色的大豆营养健康食品有可能成为无源之水。
2、同质化价格战淘汰落后
****************************************************************************************。
3、在细分市场中异军突起
****************************************************************************************。
4、技术瓶颈尚待突破
****************************************************************************************。
三、中国大豆浓缩蛋白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大豆浓缩蛋白是用高质量的豆粕除去水溶性或醇溶性非蛋白部分后,所制得的含有70%(干基)左右蛋白质(N×6.25)的大豆蛋白产品。目前大豆浓缩蛋白的市场结构主要分为食品级大豆浓缩蛋白和饲料级大豆浓缩蛋白两种。
1、食品级:
具有高凝胶性、乳化性或高分散性,大大提高了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广泛应用在肉加工食品、烘焙食品、冰淇淋、糖果和饮料的生产中。
2、饲料级:
各种氨基酸含量及其丰富,动物食后消化吸收率高,抗营养因子极低,无其它异味,口感好,特别适用于乳猪、水产、犊牛、宠物的饲料添加。
除了上述两种产品外,还可用作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的原料,以生产具有优良乳化、凝胶功能的大豆浓缩蛋白(如商品索康S),满足肉制品工业保水和保脂肪的需要。
图表 2:2011年中国浓缩蛋白市场结构统计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