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升m88国际 网讯,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控后,欧洲氧化镝和氧化铽价格单月暴涨超300%,供需失衡导致国际市场陷入恐慌性抢购
【核心事件概述】
中国明升m88国际 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稀土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近期国际稀土市场因中国出口政策调整而剧烈波动。自4月初中国宣布对七类中重稀土实施严格管制以来,欧洲市场关键产品氧化镝、氧化铽价格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001000美元/公斤和20004000美元/公斤,较上月涨幅超300%。这一政策引发全球供应链恐慌,海外买家库存见底却难以补货,而国内供应充足、需求平稳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4月初宣布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控,要求企业申报物项用途及用户。根据《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审批流程需45个工作日,导致海外买家短期内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数据显示,中国供应全球98%的氧化铽和99%的氧化镝,其出口限制直接切断了海外市场的主要供给渠道。
受断供影响,欧洲稀土价格呈现非理性飙升:氧化镝月度均价从250310美元/公斤跳涨至7001000美元/公斤;氧化铽到岸价翻倍至20004000美元/公斤。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高价并非真实需求驱动,而是贸易商惜售和恐慌性报价的结果。部分欧美卖家甚至报出远高于评估价的离谱价格,导致成交量锐减。美国市场受政策影响更甚,钇类产品价格涨幅超过欧洲,凸显供应链脆弱性。
中国稀土市场保持相对稳定,氧化镨钕报价维持在41.1万41.3万元/吨区间,氧化铽仅67206780元/千克。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供应过剩叠加需求疲软是价格平稳主因。但出口管制间接冲击产业链:分离企业受缅甸矿源成本支撑出现惜售,金属厂计划减产10%20%,磁材企业接单量下降30%。中科三环等厂商透露,含镝铽材料的出口审查将增加物流周期不确定性。
尽管一季度北方稀土营收增长61%至92.87亿元,盛和资源扭亏为盈,金力永磁扣非净利润激增331%,但市场仍面临严峻挑战。上海钢联分析指出,短期内海外难以找到替代供应源,企业只能通过库存消耗、材料回收等策略应对。长远看,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量24千克)和机器人产业(单体用量23.5千克)将推动需求增长,但技术替代需巨额研发投入,短期内难解供应链困局。
【总结展望】
中国出口管制政策引发的稀土价格震荡,凸显全球产业链对中国供应的高度依赖。欧洲市场因库存短缺陷入恐慌性定价,而国内市场供需平衡抑制了传导效应。尽管部分企业凭借长协订单实现短期业绩修复,但中长期看,关键应用领域的需求扩张与替代品开发进展将决定行业走势。随着政策持续收紧,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战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全球供应链重构或将成为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