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升m88国际 网讯,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商用车尤其是重卡的低碳化转型已成为行业焦点。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排放源,重卡的碳排放问题亟待解决。数据显示,中国燃油重卡存量约900万辆,每年燃油费用约2.4万亿元,碳排放量约7亿吨,占公路交通排放的54%。因此,重卡电动化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然而,重卡电动化的普及面临补能难题,充电慢、网络不健全是当前的主要短板。随着头部企业在超充技术上的突破,重卡电动化的未来正逐渐明朗。
中国明升m88国际 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重卡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重卡电动化的普及关键在于补能问题。当前,电动重卡的应用主要局限在封闭场景,要走向全场景运营,需要大倍率、高容量的动力电池以及兆瓦级大功率充电设施。尽管新能源重卡市场关于充电与换电的技术路线之争尚未结束,但超充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行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销量继续“暴增”,累计销量约2.37万辆,同比增长164%。其中,3月销量为1.04万辆,同比增长189%。这一数据表明,市场对新能源重卡的需求正在快速释放。
近期,多家头部企业纷纷推出大功率超充解决方案,试图通过技术创新破解重卡电动化的补能瓶颈。例如,某企业推出了行业首款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芯,可实现1.4MW超大功率下的3.5C稳定充电,单次补能效率提升4倍。另一企业发布了全液冷兆瓦快充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电动重卡,还能兼容乘用车和工程机械等多车型。此外,某电池巨头也发布了第二代超充电池,进一步提升了充电效率。这些技术的突破为超充网络的规模化落地奠定了基础。
尽管超充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超充设施的建设仍面临高成本、电网改造等挑战。适用于重卡的兆瓦级超充单桩成本在80万至150万元,加上电网改造和土地基建等费用,总投入约150万至350万元。然而,超充桩的高“翻台率”可以有效分摊成本。与普通充电桩相比,超充桩的充电时间大幅缩短,这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也为运营商带来了更高的收益。因此,超充设施的建设在长期来看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重卡电动化的实现并非单靠电池厂或主机厂一方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进补能体系的建设。近期,某企业发布了超充联盟,宣布与多家车企合作推动超充网络的快速扩张。此外,某企业已与生态伙伴联手在港口、矿山、物流干线等场景落地相关补能设施。这些合作表明,行业正在通过生态协同加速超充网络的规模化落地。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驱动下,重卡电动化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降碳的重要发力点。尽管补能瓶颈仍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但随着超充技术的突破和生态协同的推进,重卡电动化的未来正逐渐明朗。头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合作布局为超充网络的规模化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商用车补能体系将逐步完善,推动电动重卡从封闭场景迈向全域运营,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