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现状如何?据悉,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不过目前,在新能源客车、货车领域,企业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剩苗头,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加剧。此外,还出现个别企业违规谋补骗补,扰乱市场发展秩序等方面的问题。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16年全国生产新能源汽车51.7万辆,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累计推广超过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
面临复杂的产业环境,如何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国家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
在顶层设计上,工信部牵头编制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十年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规划明确了2020年、202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比例达到20%,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建立安全可控的汽车零部件体系,我国争取迈入汽车强国行列。
“目前新能源汽车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少,在国际上缺乏整体竞争力。”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直言。而这一问题,在动力电池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据悉,2016年投入动力电池领域的资金已超千亿元,如果这些产能全部释放,动力电池将达到170Gwh/年的产能。按照电动大客车与电动乘用车1∶10的市场销售比例来看,这样的产能规模大约可以满足年产50万辆电动大客车和500万辆电动乘用车的总需求,而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测算,这可能是我国2025年后的目标。
不仅如此,动力电池领域关键性的问题还在于“技术水平偏低”。“电池标准缺乏,尤其是尺寸规格标准不足,没有统一的制造规范,靠各家苦苦摸索。”深圳吉阳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如坤对中国动力电池制造的现状表达了担忧:“动力电池制造安全性面临严峻挑战。规模小,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阳如坤表示,“制造合格率低、安全差、成本高也是动力电池存在的突出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去年已经组建了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联盟,组织行业发布了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明确了发展目标,引导社会投资。”苗圩表示。
目前,“高端材料还需要进口,缺乏核心的、原创核心专利,因此加大电池产业基础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绿色二次电池项目首席科学家吴锋直言。“在工信部对准入(规范、强检等)门槛提高后,我国新动力电池产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可能由现在几千家,变成100多家。”吴锋进一步表示,“实际上,韩国和日本都不超过10家。”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文件规范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行业发展,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补充通知、《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在加强规范管理的情况下,多数电池企业将被拒之门外,将导致车企更换电池供应商。
证券分析师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不断扩张,动力电池行业潜藏着巨大的前景。相关中国明升m88国际 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超过100余家,但一批新进入以及产品质量不佳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存在高端产品研发不足的隐忧,主要原因是自主研发技术迟滞。加之生产线供应不足,不少企业为了抢滩市场,盲目扩充生产线而忽略技术研发。
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现状分析认为,在资金短缺、补贴退坡和产业政策门槛提高的重重压力下,很多中小动力电池企业或通过并购重组寻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