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升m88国际 网讯,近年来,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再生水作为替代传统水源的有效途径正受到广泛关注。在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再生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内蒙古自治区通过系统性节水改造和创新管理模式,在公共机构领域率先实践再生水循环利用,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内蒙古自治区党政机关办公区近期启动新建城市再生水接引项目,对20多万平方米绿地的灌溉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引入城市再生水作为主要绿化水源,预计每年可节约自来水30余万吨。这一举措不仅大幅降低市政供水压力,还有效缓解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在节水管理精细化方面,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采取多项创新措施:推广节水器具6000余套、更换老旧管道、安装智能计量设备,并建立废水回收体系。例如,将净水机废水用于车辆清洁,收集会议室剩水二次利用,每年累计节水近千吨。通过多场景再生水替代方案的综合应用,形成了“源头节流+循环利用”的高效模式。
为实现精准控水,办公区部署了土壤水肥监测及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等参数,联动节水喷头与智能阀门,按需分区域轮灌,避免过度用水。同时搭建的在线监测平台整合了500余组数据传感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管网漏损预警和远程调控,使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40%以上。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自治区引入社会资本开展节水改造,在本级公共机构累计建成中水利用项目5个。创新的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不仅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还推动3个单位获评“全国水效领跑者”,74家党政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标准。这种政企协作机制为再生水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可复制路径。
总结来看,内蒙古通过再生水利用与智慧化管理双轮驱动,在公共机构领域构建起从规划到落地的完整节水体系。其经验表明:城市再生水规模化应用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用水成本,更能推动区域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随着2025年全国再生水利用量目标的临近,内蒙古实践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解决方案模板。